身为开发者,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Bug,有的Bug一眼就能看出并得到解决,有的Bug确是越看越不对劲,比如:你以为的Bug是,顾客去买一碗面,你付了五块钱,老板没给你面。实际的Bug可能是,顾客去买一碗面,顾客直接给了老板一碗面,老板懵了。
本期话题
1、你都遇到过哪些以为的Bug和实际的Bug有非常大的出入?
2、最后都是如何解决的?
本期奖励:
截止2024年1月25日24时,参与本期话题讨论,将会选出5名幸运用户获得55°恒温礼盒套装*1
幸运用户获奖规则:中奖楼层百分比为17%,32%、53%,76%、94%的有效留言用户可获得互动幸运奖。如:活动结束后,回复为100层,则获奖楼层为 100✖17%=17,依此类推,即第32、53、76、94位回答用户获奖。如遇非整数,则向后取整。如:回复楼层为84层,则84✖17%=14.28,则第15楼获奖。
未获得实物礼品的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 10-200 积分的奖励。
注:楼层需为有效回答(符合互动主题),灌水/复制回答将自动顺延至下一层。如有复制抄袭、不当言论等回答将不予发奖。阿里云开发者社区有权对回答进行删除。获奖名单将于活动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公布,奖品将于7个工作日内进行发放,节假日顺延。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你以为的Bug:
担心服务器出现故障,结果发现只是网络连接不稳定导致的问题。
怀疑数据库查询出错,实际上只是数据未及时更新。
纳闷应用程序为何崩溃,原来是由于内存泄漏引起的。
实际的Bug:
某个函数在特定输入下产生了意外结果。
用户报告了一个难以重现的错误,需要耐心排查。
代码中存在潜在的安全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你以为的Bug:
花了好几个小时调试代码,最后发现是自己忘记添加一个分号。
怀疑是服务器出了问题,结果发现是网络连接不稳定导致的错误。
认为数据库查询出错,但实际上是数据没有及时更新。
疑惑为什么应用程序崩溃,原来是内存泄漏导致的。
实际的Bug:
复杂的多线程逻辑导致了数据竞争和死锁问题。
某个函数在特定输入下产生了意料之外的结果。
用户报告了一个无法重现的错误,需要花时间进行更深入的排查。
代码中存在潜在的安全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我遇到过一个以为的Bug和实际的Bug有非常大的出入。我以为的Bug是,程序中出现了一个语法错误,导致程序无法编译通过。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检查代码,但始终找不到问题所在。然而,实际的Bug却是,我在代码中不小心引入了一个拼写错误,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这个Bug非常隐蔽,因为它并没有导致程序编译失败,而是在运行时出现了错误。
还有就是前端对某些之进行了四舍五入,导致一些百分比总合大于100%的情况。
最后,我通过调试程序,逐步排查问题,最终找到了拼写错误并将其修复。这个Bug让我意识到,在编写代码时,我们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可读性。同时,我们也需要借助调试工具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1、你都遇到过哪些以为的Bug和实际的Bug有非常大的出入?
我就拿之前的一个项目来说吧。我记得在慢病管理项目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有趣的Bug。最初,开发团队在为患者记录血糖数据时发现,同一时间段,同一个用户测量上传的记录的数值总是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用户经常怀疑我们的产品是不是有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调试,始终未能解决。
后来在一次活动中,一名资深的医生使用我们的产品的时候提出,这可能由多个原因产生,一种是用户的操作不当,还有可能是由于血糖测量设备与试纸问题所致。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同一个时间段的测量值是不会相差很大的。
经过详细的排查,发现有些血糖测量设备在连接到测量过程中,由于用户的操作,手拿试纸的动作不标准,导致汗液等物体污染了试纸条,还有就是试纸盒一直打开,没有盖上,导致受潮。但在某些情况下,足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和试纸的生产商沟通,采用了一次性包装的试纸,避免受潮的发生。
这次Bug的发现和解决过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软件开发中的细致观察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个看似简单的数据偏差问题,背后却隐藏着非代码产生的bug的真相。
因此,在软件开发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代码和功能的实现,更要关注实际场景中的细节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优化。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以为的Bug:程序异常
实际的Bug:操作系统限制或权限问题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用户反馈网站无法登录,我们一开始判断可能是表单验证失败或后端处理失败。
对于数据不一致问题,我与后端开发人员合作,修复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错误,确保前端接收到的数据是准确的。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npm下载资源一直失败,本以为重新安装就可以,结果发现,重新安装也失败,最后重启解决了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在使用一个插件库的时候最终效果和demo不一样, 查看代码写的没啥区别,
最后发现是自己本地有引入其他的资源导致的错误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线上页面遇到的bug,我改完部署完成,一直没有改成我最新的效果,我以为是部署的问题,但是最后却发现是打开了chrome的本地映射文件,导致一直访问的是本地的资源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 以为的Bug:在代码中有一个小错误,以为只是一个小笔误或者输入错误,没有引起大的问题。实际结果:程序运行时出现异常,导致程序崩溃或者数据错误。
- 以为的Bug:认为某个功能可能存在问题,但在测试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于是提交了代码。实际结果:在实际使用时,该功能确实存在问题,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
- 以为的Bug:认为某个特定的输入会导致程序出现错误,但在测试时没有遇到。实际结果:在实际使用中,输入了该特定输入后,程序出现了异常情况。
- 以为的Bug:认为某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存在问题,但在测试时没有发现问题。实际结果:在实际使用中,模块之间的通信出现问题,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总之,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以为的Bug和实际的Bug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出入。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测试、调试和修复Bug,以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在使用一个插件库的时候最终效果和demo不一样, 查看代码写的没啥区别,
最后发现是自己本地有引入其他的资源导致的错误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1、你都遇到过哪些以为的Bug和实际的Bug有非常大的出入?
上传jpg图片,报类型不允许失败,以为是代码判断问题;后面发下是测试的图片文件后缀 是大写
2、最后都是如何解决的?
让测试复现,对比解决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你都遇到过哪些以为的Bug和实际的Bug有非常大的出入?
遇到的bug:在移动uc浏览器只要文本内容到屏幕中间自动就换行了,经过各种的排查,我以为是自己的代码写错了,实际上发现是这个浏览器自身的问题,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用户反馈网站无法登录,我们一开始判断可能是表单验证失败或后端处理失败。
对于数据不一致问题,我与后端开发人员合作,修复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错误,确保前端接收到的数据是准确的。
对于IP访问限制问题,我与安全团队沟通,调整了相关策略,允许来自特定IP地址的访问。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你都遇到过哪些以为的Bug和实际的Bug有非常大的出入?
浏览器问题确实很难为人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以为的Bug: 用户报告说,某个网页上的按钮点击后没有反应,认为是前端代码出了问题。
实际的Bug: 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按钮的点击事件正常,问题出在后端。原来后端接口返回的数据格式不符合前端的预期,导致前端无法正确处理数据。用户的点击并没有触发后端逻辑,而是由于前端无法正确处理后端返回的数据而导致了看似前端的Bug。
这个例子反映了一个常见的情况,即Bug的表象可能并不一定就是问题的根本原因。需要在整个系统中深入追踪和排查,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在开发中,时常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Bug报告,而不仅仅从表象看问题。这样能够更迅速、准确地找到Bug的根本原因,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1、你都遇到过哪些以为的Bug和实际的Bug有非常大的出入?
导入的表格数据不显示。实际原因是表格被修改格式,根本没读到数据。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Bug通常是指在计算机程序中出现的错误、缺陷或漏洞,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或出现意外的结果。Bug的来源可能是代码中的逻辑错误、语法错误、数据结构问题、算法错误、内存泄漏等等。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1、你都遇到过哪些以为的Bug和实际的Bug有非常大的出入?
答:在java里调用用nohup 执行shell命令阻塞问题,以为java会与shell解耦,但实际并没有。
2、最后都是如何解决的?
答:通过查看java的进程树,发现还是java在托管shell命令线程的句柄,最后通过两层shell解决的。
以下为热心网友提供的参考意见
使用的 ActiveMQ 突然连接数异常的高,导致最后该服务挂掉,业务中断。排查业务代码发现并没有什么死循环的代码,后来在机器上发现了一个僵尸线程,这个线程是通过 ActiveMQ 的漏洞被攻击者发起的。
结束该线程,重启服务。后续加强机器的安全建设,及时更新漏洞。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xiaoer.com/18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