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型负载均衡CLB提供监控服务,对出入流量、连接数等进行实时监控。监控数据和账单计量数据之间会存在一些差别,本文从不同维度解释了这些差别。
因素 |
监控数据 |
账单数据 |
计算生成方式 |
监控流量数据是由负载均衡系统按照每1分钟一个采集粒度采集的,然后上报给云监控系统;最后云监控系统计算出每15分钟所有采集点的平均值。 控制台上展示的监控流量数据是最终计算的平均值。 |
账单计量数据是按照同样粒度采集的,然后负载均衡系统将每小时的累加值上报给账单计量系统,用于账单结算。 账单数据是计费周期内的累加值,而监控数据是15分钟内的平均值。 |
实时性 |
负载均衡提供实时的监控数据。然而,在数据采集、计算和展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延迟。虽然这个延迟很小,仍会导致监控数据与账单计量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
用作计费的账单计量数据允许有3个小时的延迟。例如在01:00~02:00产生的账单计量数据,正常情况下会在03:00之前由负载均衡上报账单计量系统并进行计费,但系统允许该上报时间推迟到05:00。因此账单数据和监控数据会存在差异。 |
目的 |
监控的目的是观察被监控实例的运行状态。观测实例是否有异常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问题。 |
账单计量的目的是根据实例的实际资源消耗情况来进行计费。所以,从账单核算的角度,应该以账单计量系统生产的数据作为计费的判断依据而不应该以监控数据作为计费的判断依据。 |
内容没看懂? 不太想学习?想快速解决? 有偿解决: 联系专家
阿里云企业补贴进行中: 马上申请
腾讯云限时活动1折起,即将结束: 马上收藏
同尘科技为腾讯云授权服务中心。
购买腾讯云产品享受折上折,更有现金返利:同意关联,立享优惠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xiaoer.com/16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