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微服务 是什么
2、华为云saas包括哪些服务
3、华为技术架构师分享:微服务架构下代码管理规范
4、华为云产品全景图有哪些理解
微服务 是什么
微服务分为微服务引擎和微服务云应用。微服务引擎(Cloud Service Engine) 提供高性能微服务框架和一站式服务注册、服务治理、动态配置和分布式事务管理控制台,帮助用户实现微服务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高可用运维。 微服务云应用平台是面向企业的一站式PaaS平台服务,提供应用云上托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简化部署、监控、运维和治理等应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提供微服务框架,兼容主流开源生态,不绑定特定开发框架和平台,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应用。好像华为的微服务引擎和微服务应用都有做,在性能、开放兼容上强于SpringCloud和HSF,在功能完备上各有优劣。
华为云saas包括哪些服务
华为云saas包括应用编排、软件仓库、运维、微服务等。
华为云是华为公有云品牌,致力于提供专业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弹性云服务器、对象存储服务、软件开发云等云计算服务,以“可信、开放、全球服务”三大核心优势服务全球用户。
华为云成立于2005年,隶属于华为公司 ,专注于云计算中公有云领域的技术研究与生态拓展,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
华为云立足于互联网领域,提供包括云主机、云托管、云存储等基础云服务、超算、内容分发与加速、视频托管与发布、企业IT、云电脑、云会议、游戏托管、应用托管等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云加入方法:
1 注册:1分钟内即可完成华为云账号注册流程。只有成为注册用户,您才可以免费体验和使用华为云的产品。
2 选择云产品:您可以通过顶部导航的产品菜单,查看并选择感兴趣的华为云产品,每个产品专题都有产品和服务的详细介绍。推荐产品:弹性云计算,对象存储服务,云桌面,云会议。
3 体验和使用云产品:您可以通过顶部导航的免费体验菜单,或是进入单个产品专题页面,点击“立即体验”按钮即可进入体验流程。 如果您已经有开通过的云服务产品,请直接登录控制台进行体验、使用和维护等工作。
4 获得帮助:您在访问华为云官网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在线客服、帮助文档寻求帮助或是查看帮助资料。
华为技术架构师分享:微服务架构下代码管理规范
当下对于代码的管理,主要采用GitLab或GitHub,然而使用git进行代码管理过程中,一般有四种开发模式,分别为主干开发主干发布,主干开发分支发布,分支开发主干发布,分支开发分支发布。四种开发模式各有特色,下面将从针对四种开发模式进行一一说明。
但是针对微服务体系下,代码的管理,一般建议采用分支开发主干发布。
1. 代码管理模式
1.1. 主干开发+主干发布模式
模式特点:所有的操作都在主干上进行操作,随着时间的演进,代码只有一个版本,任何修改,均体现在主干上面,开发过程比较简单。
操作权限:该种模式对于开发人员与项目经理等在代码提交方面,权限相同;
适用场景:该种模式适用于团队规模较小,业务模型明确,且人员技能较高的开发团队。
1.2. 主干开发+分支发布模式
模式特点:所有的操作都在主干上进行操作,随着时间的演进,代码具有多个版本,运行多个版本可并行提供服务。
操作权限:该种模式对于开发人员与项目经理等在代码提交方面,权限相同;
适用场景:该种模式适用于多版本并存,但只维护一个版本的产品,其他版本不进行维护的项目,该种场景较少。
1.3. 分支开发+主干发布模式
模式特点:所有的代码提交都在分支上操作,随着时间的演进,需要构建Release版本时,需要将代码提交到主干上面,平常开发都是在分支上进行,好处可保证主干代码始终可用。
操作权限:该种方式开发人员只具有开发分支权限,无master权限,代码的merge只能由项目经理或有权人完成;
适用场景:该种模式适用于多功能并行开发,按照业务特性或模块进行在分支进行开发,然后在进行合并后进行Release构建发布,业务场景较复杂,且人员素质层次不齐,需要代码review。
1.4. 分支开发+分支发布模式
模式特点:所有的代码提交都在分支上操作,随着时间的演进,需要构建Release版本时,也是直接在分支上进行构建,各分支独立演进,与主分支关系不大,是主干开发主干发布的一个组合使用。
操作权限:该种方式开发人员与项目经理一样,只具有分支上的操作权限,不具有master权限。
适用场景:该模式适用于需求群/项目群的方式进行开发,大家公用同一个代码库,然后共享部门基础代码,然后各分支独立进行演进。
2. 代码管理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微服务架构下,代码的管理一般采用git进行管控,因此,在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时,应遵循一些原则及规范。
2.1. 代码管理原则
代码管理的原则,用于确保代码管理过程中不出现原则性错误,出现原则性错误,则会出现许多无用的操作,基本原则如下:
2.2. 代码管理规范
由于微服务一般建议采用分支开发主干发布,因此,本规范主要针对分支开发主干发布模式,具体规范如下:
华为云产品全景图有哪些理解
在云技术堆栈中,最能体现软件能力之一的就是PaaS平台及服务,在2018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榜单中,华为已经连续十六年获得第一。华为云基于华为软件能力30年经验的积累,自2016年以来华为云企业应用服务就在陆续推出PaaS产品。
在2019华为分析师大会(HAS2019)期间,华为云PaaS首席科学家、华为云智能应用平台总设计师熊英博士亮相,对外整体介绍了过去几年华为云形成的PaaS技术全栈能力以及完整的云原生计算平台——华为云智能应用平台3.0。作为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初创会员董事,拥有20多年软件开发与架构设计经验的熊英在云原生领域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熊英表示,鉴于云原生对于未来企业软件产业的重大影响,华为云在2015年就将其列入战略技术投资范围,如今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成为了云原生技术的领导者。
(华为云PaaS首席科学家、华为云智能应用平台总设计师熊英博士)
以华为云智能应用平台3.0为代表的华为云企业应用服务技术,其优势在于全栈云原生计算的能力以及面向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支撑平台,目标是让企业上云更简单、数字化转型更智能。在云原生计算领域,Kubernetes和云原生技术推广的最大困难在于技术复杂性,而华为云在Kubernetes+Docker、微服务以及Serverless等云原生技术“三驾马车”领域,都推出了简便好用的产品与服务,不断降低云原生技术使用门槛。
华为云智能应用平台3.0集华为软件技术能力之大成,凝聚了华为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以及华为多年来在开源软件领域的持续投资成果,堪称“软件百强之首”的华为,推出的云原生大时代的扛鼎之作。
华为云企业应用服务全景图
华为云企业应用服务的整体架构在吸收全球顶级云原生系列开源项目的基础上,也融入了华为自己特色的技术体系。华为云智能应用平台3.0主要特色包括一个“底座”、两大应用创新平台和一个应用创新解决方案:一个“底座”就是ServiceStage微服务应用平台,两大应用创新平台就是企业集成平台ROMA、智能边缘平台IEF,以及区块链解决方案BCS。而承载华为云智能应用平台3.0的,就是全行业首发的华为云容器多云及混合云管理平台(MCP),比Google的Anthos还提早一个月发布。
就整体华为云企业应用服务的全栈技术来说,包括:一站式微服务应用管理平台,含有ServiceStage微服务云应用平台、应用编排服务AOS、微服务引擎CSE、容器镜像服务SWR、应用性能管理APM、云性能测试服务CPTS、应用运维管理AOM;企业级云中间件,含有分布式缓存服务Redis、分布式消息服务DMS、API网关APIG、区块链BCS;Kubernetes容器平台,含有云容器引擎CCE、云容器实例CCI;高性能Serverless无服务器函数FunctionGraph;以及智能边缘云IEF和企业集成平台ROMA等。
具体理解,华为云企业应用服务以Kubernetes等容器技术为核心,围绕Kubernetes的核心功能提供云容器引擎CCE和云容器实例CCI等。自2016年首发CCE,华为在2017年成为第一批全球Kubernetes认证的服务提供商,CCE也首批通过了Kubernetes的一致性认证。CCE是华为云自研推出的高性能、高可靠公有云容器全栈解决方案,贯穿应用开发、交付与运维流程,提供完整的一站式云上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深度整合华为云的计算、存储、网络能力。
在容器底层的微服务治理方面,ServiceStage是凝结华为微服务团队多年研发经验的云原生应用开发平台,面向企业提供AI、区块链、微服务、移动和Web类应用开发的全栈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快速创建企业级云原生应用,加速业务创新。ServiceStage提供Spring Cloud、Service Mesh和ServiceComb商业版(微服务引擎CSE),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应用。
ServiceStage 可支持多种编程语言,集成 Eclipse、IDEA、Jenkins、Maven 等多种工具生态,支持线下开发环境和线上云环境的无缝集成,面向DevOps提供应用开发、编译、构建、发布、部署、配置、压测、上线、运维和治理等全栈、全生命周期能力。而微服务引擎CSE则是一站式微服务管理平台,提供高性能微服务框架和一站式服务注册、服务治理、动态配置和分布式事务管理控制台,帮助用户实现微服务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高可用运维。
在无服务器函数计算方面,华为2017年已经上线函数服务,是国内首家发布函数编排服务的云服务提供商。华为云推出的全球首款基于Kubernetes的无服务器容器实例CCI,用户只需要管理运行在Kubernetes上的容器化业务,其余的底层计算资源管理全部交给华为云自动化管理。
在云原生计算“三驾马车”之外,华为云企业应用服务的企业集成平台ROMA和智能边缘平台IEF则满足了大型跨国企业的复杂计算环境连接以及云与边缘计算的协同。ROMA能够连接企业IT系统、数据、消息、API 、设备、云服务,提供统一的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ROMA源自华为内部信息化建设集成经验,帮助企业简化集成,加速应用上云。ROMA在云上云下应用集成、云间应用集成、跨区域集成、设备数据集成、企业能力开放、B2B集成、业务出海集成等场景中,解决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连接传统应用与云原生应用、工业与IT设备和数据、私有云和公有云、全球各节点等多种复杂的集成和连接需求。智能边缘平台IEF则将华为云AI服务延伸到边缘侧,将边缘节点智能化,充分满足业务的实时性需求、优化计算资源使用。
华为云的全球首个容器多云混合云解决方案(MCP),提供跨云平台(不同公有云之间或公有云到私有云)的Kubernetes集群和云原生应用统一监控、部署、运维的能力,以及业务流量的跨云统一治理、地域亲和策略,帮助企业用户客户轻松应对业务流量高峰的冲击、云单点宕机故障以及业务全球一体化运营区域化接入的诉求。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xiaoer.com/13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