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搭建一个网站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搭建网站过程中,选择一个好的主机托管服务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在诸多云服务器平台中,新浪云服务器可以说是最为知名的一家。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在新浪云服务器上搭建网站的详细步骤。
一、购买新浪云服务器
首先,我们需要前往新浪云官网(https://cloud.sina.com.cn/)注册账号并登录。注册成功后,我们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云服务器套餐,根据需求进行选择。选择完成后,点击“立即购买”即可进入付款界面。在支付完成后,就可以在新浪云服务器控制台看到我们所购买的云服务器了。
二、配置新浪云服务器
1.连接云服务器
在控制台主页面找到已购买的云服务实例,点击进入,进入服务器外网IP地址。
通过终端工具(Windows可使用 putty,MAC可使用 Terminal)连接云服务器,打开终端工具,输入 ssh root@服务器外网IP地址,使用之前设置的密码登录云服务器。
2.安装 LNMP 环境
安装 LNMP 环境是搭建网站的必要条件,它由 Linux、Nginx、MySQL 和 PHP 构成。
安装 Nginx 和 PHP
首先安装 Nginx,执行以下命令:
“`
yum install nginx -y
“`
安装完成后,启动 Nginx 服务,执行以下命令:
“`
systemctl start nginx
“`
接着,安装 PHP,执行以下命令:
“`
yum install php php-fpm php-mysql php-mbstring -y
“`
安装完成后,设置 PHP-FPM 自启动,执行以下命令:
“`
systemctl start php-fpm
systemctl enable php-fpm
“`
3.安装数据库
新浪云服务器默认安装了 MariaDB 数据库,且设置了 root 用户的密码。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MariaDB 是否已经安装,以及版本信息:
“`
mariadb –version
“`
若版本信息正确,则说明 MariaDB 已经安装。
如果您需要使用 MySQL 数据库,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卸载 MariaDB,再安装 MySQL 数据库:
“`
yum remove mariadb mariadb-libs -y
yum install mysql mysql-server mysql-devel -y
“`
4.修改 Nginx 配置文件
默认情况下,Nginx 的默认站点根目录路径是 /usr/share/nginx/html,我们需要将站点的根目录路径修改为我们自己的网站根目录路径。
使用 vi 编辑器打开 Nginx 配置文件 /etc/nginx/nginx.conf,在 http 节点下添加以下代码: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www.your-domain.com; # 修改为你的域名
# 站点根目录路径
root /data/wwwroot/www.your-domain.com; # 修改为你的网站根目录路径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php;
# Location 到 PHP 请求处理器的程序
location ~ \.php$ {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fastcgi_index index.php;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document_root$fastcgi_script_name;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
“`
修改完成后,使用以下命令重启 Nginx 服务:
“`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
5.安装 FTP 服务
推荐使用 VSFTPD 服务。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 VSFTPD 服务:
“`
yum install vsftpd -y
“`
执行以下命令设置 VSFTPD 服务自启动,并启动服务:
“`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systemctl start vsftpd
“`
6.上传网站文件
在本地电脑上使用 FTP 工具连接到新浪云服务器,并上传网站文件到 /data/wwwroot/ 目录下。
7.设置网站权限
使用以下命令给网站目录和文件设置权限:
“`
chown -R nginx:nginx /data/wwwroot/www.your-domain.com # 修改为你的网站目录
“`
三、测试网站
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服务器外网IP地址,即可访问搭建好的网站,检查网站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一切正常,你已经成功地在新浪云服务器上搭建了自己的网站。
最后,需要提醒一点的是,请始终注意网站的安全性,及时维护和更新网站防护措施,以避免遭受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xiaoer.com/115366.html